汉龙盛达科技扫描仪

line
新闻中心
来源: admin  Time2022-11-07

到“十四五”时期末(2025年):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,基本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,基本完成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,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,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、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;到2035年(远景目标):建成物理分布、逻辑关联、快速链接、高效搜索、全面共享、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,中华文化全景呈现,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。

文化数字化:数字时代的文化新基建

1、政策要点:文化大数据体系呼之欲出

2022年5月22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明确:

1. 到“十四五”时期末(2025年):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,基本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,基本完成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,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,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、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;

2. 到2035年(远景目标):建成物理分布、逻辑关联、快速链接、高效搜索、全面共享、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,中华文化全景呈现,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。

2、政策缘起:高屋建瓴,战略定位凸显

“文化数字化”的相关政策最早在2012年5月《国家“十二五”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》中有明确体现,2019年8月,科技部、中宣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》首次提出“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”,对以科学技术升级改造文化领域做出具体指导,提出加快建设物理分散、逻辑集中、政企互通、事企互联、数据共享、安全可信的文化大数据体系。

2020年11月,文旅部发布《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提出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;激发数据资源要素潜力,支持文化企业升级信息系统;建设数据汇聚平台,推动全流程数据采集,形成完整贯通的数据链;2022年4月,国家发改委对于《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》细化落实提出“102项工程”,提出推进国家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5G一体化发展,分类采集梳理文化遗产数据,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。

赛数OS12002V-V型仿真复制扫描仪为一款专为古籍、图书仿真复制设计的非接触式扫描仪,适合古籍、图书、档案、报纸、字画、地图等单页或装订成册的原稿。

赛数OS12002V-V型仿真复制扫描仪,采用投射式无眩目冷光源技术为珍贵的古籍、图书等文献的仿真复制提供了极其充分的保护,高精度真彩色扫描镜头完美再现原稿的真实细节,独有90°V型稿台, 特别适用于装订成册不能完全打开的古籍、图书等文献的仿真复制,自动开启压稿玻璃,自适应调节V型玻璃下降速度和压力,最大限度保护文献安全,人性化设计为用户提供了安全、可靠并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操作环境。

line

Copyright © 2016 北京汉龙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

网站地图

返回顶部